明朝的國號及稱呼

釋放雙眼,帶上耳機,聽聽看~!

  朱元璋早期給新的王朝定名為大中,後正式定國號為“大明”,是元朝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把“大”字加於正式國號之中的大一統王朝,又稱皇明,後世稱為明朝或明代,又因皇室姓朱,又稱朱明。部分人認為明朝之號承襲自小明王韓林兒之號,但韓林兒的國號為宋,而朱元璋部的大旗“山河奄有中華地,日月重開大宋天”、“ 九天日月開黃道,宋國江山复寶圖”反而有些關係。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,以“大明”為國號以表示自己的正統地位,亦同時應和明教中的“明王出世”預言。其次,以明喻火,根據五德終始說,表示明朝取代元朝,是以火克金。

  但七十年代,學界開始有人質疑“明王”是否出於明教(摩尼教) 。八十年代初,楊訥閱讀現存所有元代白蓮教史料後,否定吳晗學說。他除指出吳晗論文方法上的錯誤,及引證史料之疏漏外,並以傳世史料,證實元末起事者所提“彌勒佛下生”與“明王出世”口號,均與明教無涉,而出於佛教經典。但不論吳唅或楊訥,都是從宗教角度來探究。直到2014年,北京大學博士生杜洪濤突破了吳晗學說窠臼,循元明承續的思路,參照趙翼大元國號出自《易經•乾卦》“大哉乾元” 文義,而主張大明國號亦出自《易經•乾卦》“大明終始”這一字句,為大明此一國號的源由又增添了一種說法。

  1644年4月24日(舊曆三月十八),明朝首都淪陷後,明朝宗室在江南地區建立政權仍沿用大明國號,別稱南明或後明,清廷則稱為偽明,一直堅持到1662年。而鄭芝龍、鄭成功等鄭家勢力在台灣建立了政權,仍奉明為正朔,史稱東寧王國。

  還有人指出,明之得號出於明教。明教在唐朝武則天延載年間,傳到中國,但是一直保持神秘,因為明教宣傳的是“彌勒降生,明王下世”。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經常藉助於明教來號召群眾,為了保護自己,明教就跟佛教拉上關係,和佛教的白蓮宗拉上關係,最後就形成了白蓮教。所以從唐朝、宋朝、元朝明教是時而浮出,時而潛入地下,但是常常用作反抗朝廷的武器。

給TA打賞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賞
明代繪畫

明代仇英“汉宫春晓“

2020-2-21 20:17:55

明朝概況

明朝的內閣制度

2020-2-21 14:09:43

0 條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暫無討論,說說你的看法吧
個人中心
購物車
優惠劵
今日簽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