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的教育

釋放雙眼,帶上耳機,聽聽看~!

明朝的教育

此圖為南京孔廟櫺星門

明代時期的教育發達,學校興盛,唐宋所不及。明朝初期實行“科舉必由學校”的政策,明太祖多次強調:“古昔帝王育人材,正風俗,莫不先於學校。”並將學校列為“郡邑六事之首”,以官學結合科舉制度推行程朱理學,而不重視書院,書院因此沉寂近百年之久。也因此,明朝中早期最重要的教育機構也就是國子監。而各府、州、縣政府也皆立學校。府、州、縣學的學生稱為生員,俗稱秀才或相公。明初生員數目有定額,大致府學四十人,州學卅人,縣學廿人。明代中後期,地方官員六事皆舉者極少,“學校之政之修也久矣”,因此傳統書院再次承擔起培養科舉人才的重任。明代書院的創辦,以嘉靖年間為最多,據統計,明代書院共有1239所。書院的經費來源,大體上可以區分為官方撥置、和私人捐贈。由於政治上的牽連,書院屢遭劫難,歷史上共有四次禁毀書院的記載,但官方越是禁止,民間開辦的書院就越多。

給TA打賞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賞
明朝歷史

明朝的戶籍制度

2020-2-21 16:41:20

明代璽印

大明國璽,1368年-1644年。

2021-8-13 0:24:06

0 條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暫無討論,說說你的看法吧
個人中心
購物車
優惠劵
今日簽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